第一部分 一季度PE市场回顾及分析
2009年第一季度即将结束,聚乙烯市场价格走出了“N”字形。市场演绎了利好和利空因素的博弈。我们可以市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份:出乎意料的上涨
1月份正好是农历新年前,市场人士惯性预计随着节日临近和需求的转淡,价格将会回落。事实正好相反,市场价格振荡上涨。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原油推涨市场
国际原油期货由于地缘政治紧张,连续收高,盘中触及50美元/桶。原油提振市场商家心态,报价振荡上涨。
二、市场货源偏紧,部分石化结算高于预期
国内石化库存延续2008年底的偏紧局面,部分大区甚至限量放货。中油华北LLDPE结算高于市场预期,商家亏损过多,对后期货源报价不愿报低,支撑了市场价格的上涨。
三、二月份农地膜需求支撑
基于年后的农地膜需求传统旺季,贸易商和下游工厂适量备货,甚至一些下游工厂购买期货,加剧了市场上涨的气氛。不过,这一波备货却为2月份上涨的短暂埋下了隐患。
第二阶段,2月-3月初:牛年迎来开门红
新年伊始,石化上调出厂价推涨市场。但是在需求不支持的情况下,涨势仅仅维持十日左右。其实,这一阶段印证了供需之间的矛盾。
一、两大石化集团双双上调出厂价
两大石化集团库存并未如预期在长假期间形成压力。在低库存的支撑下屡屡上调出厂价推动市场上涨。由此,2月上旬,市场迎来一波涨势。
二、进口量爆增
虽然国内石化保持正常生产,但是进口量大幅增加:2009年2月PE总进口65.41万吨,环比增加36.56%,同比上年2月份(26.86万吨)增加143.52%。供应大幅增加,但是需求并为同步跟进。
三、需求跟进有限
农膜需求逐步启动,但是由于部分厂家预定了进口期货,因此减少了对国产料的需求。面对需求的疲软,市场步入了下行通道。
第三阶段,3月中旬至今,振荡中上涨
3月中旬PE市场迎来一波上涨的行情。市场报价稳定上行,截至目前,商家心态仍是比较乐观。这波行情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概括为
一、原油上涨正逢时
原油期货虽然涨跌不定。但是3月份原油上涨期正好提振了PE商家的心态,并且目前原油期货保持了相对的高位,为PE上涨铺平了道路。
二、石化联手推涨不断
3月10日中石化销售北京分公司率先定价销售,市场低价位消失。随后各个石化定价或者上调挂牌价,市场稳步上涨。中石化、中石油联手的稳步调价,令本轮上涨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总体看,虽然一季度聚乙烯市场出现数波反弹,但是持续时间长,上涨幅度不大。主要原因还是下游需求疲软。中间下游厂家和中间商都有补仓操作,但是由于年前预定了部分期货,需求量一直难以放量。
第二部分 后期市场分析及预测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触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全球经济大幅减速,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都已陷入衰退。全球商品市场信心动摇,需求减弱,包括原油在内的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滑。以上就是导致2009年即将过去的第一季度聚乙烯市场始终在10000元/吨以下徘徊的主因。
全球主要经济体当前都已经投入巨资在经济复苏之中。但所有举措都是结果未知的尝试,而且各国始终无法在拯救经济方面协调一致,贸易保护主义也再度显露抬头的迹象。这都说明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必然处于持续动荡之中,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则很有可能出现大幅波动。最近便有一例,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做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收购至多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并将另购入至多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传统意义上,美国的国债就是“美元”,在投资者眼中两者没有区别,基础就是国家的信用。美国用美元买美国国债,史所未见,如果这是救市之方,那此药甚毒。可以想见,其最好的结果是因为流动性增长,大大刺激消费和商业信贷的增加,进而拉动经济提前复苏,但同样很大的可能则是因此导致美元威信丧失,同时连带失控的通货膨胀,并严重伤害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对外出口贸易,甚至刺激其他国家采取更趋保守自利的金融经济政策。
上述结果作用在原油等大宗商品上作用非常明显,19日原油市场跳空高开,并使涨势得以继续维持。我们都知道,近期塑料市场大幅上涨,与这轮原油价格上涨关系密切。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聚乙烯市场这波上涨之后的行情有何看法。
之所以上文赘述颇多,是因为聚乙烯市场在中长期上不可能摆脱原油价格的左右,因此全球经济走向仍然是我们首要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给剩下三个季度的聚乙烯市场行情定下一个基调。2009年剩下的时间中,全球经济仍将处在一个避免衰退,努力复苏的状态。同样原油乃至聚乙烯价格也不可能在此间回到往日高位,且大幅振荡的局面在所难免。而这对贸易商而言,能否把握机会首要就看大家是否能够认清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
而在此之外,我们对于行业内的供需基本面的变化更加不能忽视,因为经济恢复情况同样影响着下游需求和上游生产供应,大家已经看到了今年以来市场上的复杂变化。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今年在聚乙烯市场上将会遇到哪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供应面分析,分为两部分,国产与进口。
相关石化
|
预期投产时间
|
HDPE(万吨)
|
全密度(万吨)
|
总产能(万吨)
|
独山子乙烯
|
2009.Q3
|
30
|
60
|
90
|
福建联合
|
2009.Q2
|
|
80
|
80
|
镇海乙烯
|
2009.Q4
|
|
45
|
45
|
天津乙烯
|
2009.Q3
|
30
|
30
|
60
|
盘锦乙烯
|
2009
|
30
|
|
30
|
2009总计
|
|
90
|
210
|
305
|
如上表所示,原计划中,2009年总计新增产能将达到300万吨,但目前看来盘锦乙烯已经前途渺渺,而原计划在一二季度投产的福建联合推迟至6月开车,而独山子更是延后至9月份,上半年国内基本没有新增产能,供应增长与否关键点在进口方面。下半年情况类似,镇海乙烯和天津乙烯装置建设进度虽然一切顺利,但开车时间不会早于预期,年内不会对市场构成太大压力。总体而言,今年国内聚乙烯总产量不会有明显增长,由于盘锦乙烯停车以及今年多套装置存在大修计划的影响,预计今年国内产量与2008年的689.5万吨相比会略有增长。
进口量方面,目前掌握的可用以分析的资料较少,已知的前两个月聚乙烯进口量波动较大,这与亚洲地区市场波动以及春节的影响有关。从三月份开始到五月份左右,由于地区内装置停车减产情况仍然较多,进口量暂时处于紧张局面,这也导致目前市场整体货源短缺局面难以缓解。但分析后市来看,情况则可能发生逆转。
我们可以从经济层面着手分析。日本2月份出口总额锐减49% 创历史最大降幅,其他本地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情况也存在大幅下滑,虽然其中有价格下跌的因素,但整体工业生产需求降低毫无疑问。而具有全球共识的一个情况就是,由于中国具有广大的国内市场,还有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尽管中国经济难以避免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但2009年仍然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进一步可以推导出一个结果,中国作为原料供应商目标市场的地位将会更加凸显。下半年进口量出现明显增长的局面或许难以避免。
综上两者,不难看出,真正能够投产的是独山子石化和福建联合,分别释放大约1/4和1/2的产能,总计增加供给约60万吨。再加上进口量可能的增长,下半年的供应压力可能会比较突出。
而需求方面则会比较复杂,下游制造业在出口方面的压力可能仍然比较大,这方面内需能够弥补多大程度目前仍有待观察。但以近期来看,市场对当前货源的消化能力比之去年并没有明显的下滑,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第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目前中国出口加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这个地区受创较大,但总体看,由于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稳步增长,内需仍然在支撑商品市场的需求,而且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制品,所受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下游工厂的需求远不及我们所想象的恶劣。第二方面,则是因为聚乙烯原料价格在较低水平上挤出了以往再生料等廉价替代品的需求,用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就是下行的价格促进了需求的增长,市场自我调适的功能正在起作用。此外,受到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影响,与基建相关的电缆/管道等原料需求非常可观,这方面的机会会比往年更多。
总体来看,如果排除通货膨胀的可能,终端需求严重萎缩的局面不太可能出现,市场需求仍然客观。只不过市场局势会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出现莫测的变化,对全球经济局势的关注仍是我们经营中的重中之重。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2009年的聚乙烯市场风险较以往更多,但更多的风险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不论未来三个季度行情是否会延续走高的趋势,大幅振荡的状况必将伴随始终。在此希望大家能够在市场操作中时时保持警惕,并始终谨记戒贪戒躁的原则。